概述:電磁流量計是導電介質的*儀表,廣泛使用在各個工業應用領域。在使用維護過程中發現表計不準,需要我們分析是哪方面的原因。本文以電磁流量計為例,就流量計本體故障給出一種簡易判別方法供參考。
	1電磁流量計組成和基本結構
	1.1 電磁流量計原理---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 
	U=K×B×D×V
	
	其中: 
	U---感應電動勢 
	K---儀表常數 
	B---線圈產生的磁場強度 
	D---測量管直徑 
	V---流體平均流速 
	K、B、D是不受介質溫度、壓力、粘度、密度變化影響的常數。 
	
	1.2 組成 
	電磁流量計由傳感器和轉換器組成,結構上它們可以是一體型的,也可做成分體型的。分體型的接線如圖所示。 
	
	其中:7、8是線圈回路,1、2、3是電極信號放大回路。 
	傳感器的作用是將流體平均流速轉換成電勢信號,轉換器的作用是給傳感器線圈提供電流(產生磁場)、將傳感器產生的感應電動勢U經過放大等處理轉換成流量信號或就地顯示。 
	2 檢測
	2.1 線圈檢測 
	線圈電阻與儀表規格、口徑有關,一般在15---150歐姆之間;線圈與電極、儀表外殼電氣上是絕緣的,對于電磁流量計絕緣的概念是大于20 MΩ。 
	斷開與轉換器接線后可用萬用表檢測。 
	R7、8=15---150Ω 
	R7、1≥20 MΩ 
	R7、2≥20 MΩ 
	R7、3≥20 MΩ 
	R8、1≥20 MΩ 
	R8、2≥20 MΩ 
	R8、3≥20 MΩ 
	2.2 電極檢測 
	2.2.1當管道內無介質時,電極間絕緣。 
	R1、2≥20 MΩ 
	R1、3≥20 MΩ 
	R2、3≥20 MΩ 
	2.2.2當管道內有介質時,電極間電阻與儀表口徑、介質電導率有關,口徑越大電阻越大、電導率越高電阻越小。 
	對于100mm口徑儀表、介質是自來水,電極間的電阻大約是: 
	R1、2=300---600 kΩ 
	R1、3=300---600 kΩ 
	R2、3=300---600 kΩ 
	請注意它們是相互對稱的。 
	3轉換器檢測
	3.1 線圈供電回路檢測 
	線圈供電通常是“正”、“負”交變的方波恒流源,其電流值大約是±(50---300) mA,不能用萬用表直接測量。 
	可以在有流量時,利用儀表的瞬時流量顯示間接檢測。 
	不更改任何接線時儀表有一個瞬時流量值,例如:“+100m3/h”。 
	將接線端7、8反接,儀表應當顯示“-100m3/h”。 
	將接線端7、8斷開,儀表應當顯示“0m3/h”。 
	在供電回路中串聯一個二極管,瞬時流量值大約減半。 
	3.2 放大回路檢測 
	將轉換器側接線端1、2、3用二根導線相互短接,儀表應當顯示“0m3/h”。 
	將轉換器側接線端1、2、3斷開,用手(或螺絲刀)分別觸碰接線端2、3,儀表會分別顯示一個“正的”、或“負的”跳變流量。 
	3.3 輸出回路檢測 
	根據儀表顯示的瞬時流量和量程換算出4—20mA電流值,用萬用表電流檔測量。 
	4分體型導線檢測
	斷開傳感器、轉換器連接線,同芯相通、異芯絕緣。
	5總結
	對于維護檢測而言,傳感器電氣原理上由一對線圈和一對與介質相接觸的電極組成。在線圈無外部連線時,與其它任何回路絕緣。請注意萬用表測出不絕緣,其回路肯定不絕緣;萬用表測出絕緣,其結果未必正確,必要時用兆歐表復測。傳感器接線端“1、2、3”在有介質時,具有導通性和對稱性。轉換器由“線圈供電”、“放大處理”、“就地顯示”、“輸出回路”組成,重點檢測“線圈供電”、“放大處理” 
	附:電磁流量計*常見故障---電極結垢簡易處理方法(僅適用于非防爆場合!) 
	當電極間電阻R1、2、R1、3、R2、3偏大或不對稱時,將傳感器2、3號線接到轉換器7、8號端約十分鐘,恢復正常接線。其原理是:原線圈供電回路對電極供電,在電極表面對介質電解,形成氣泡帶走結垢。

 水平安裝金屬管轉子流量計
水平安裝金屬管轉子流量計 污泥流量計
污泥流量計 金屬管浮子流量計
金屬管浮子流量計 鹽酸流量計
鹽酸流量計 垂直安裝金屬管浮子流量計
垂直安裝金屬管浮子流量計 硫酸流量計
硫酸流量計 掃一掃關注我們
掃一掃關注我們